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圭峰塔和卢琦!
当前位置:首页 > 橡胶 > 圭峰塔和卢琦 正文

圭峰塔和卢琦

时间:2025-11-10 14:19:12 来源:而化信息网 作者:在线教育 阅读:594次

本文转自:泉州晚报

□陈振峰

外祖父家住峰尾诚平打银村。圭峰由于父亲常年出海,塔和所以小时候,卢琦我随着母亲住在外祖父家。圭峰外祖父在我很小的塔和时候就过世了,关于他的卢琦记忆很多是从母亲和舅舅们讲述中拼凑起来的,但是圭峰有一件事,我却记得十分清晰。塔和

外祖父重病时,卢琦卧床的圭峰他给了我五角钱,让我去买浮粿。塔和等我吃了浮粿,卢琦开开心心地回家时,圭峰却看见母亲和舅舅们都跪在床前号啕大哭,塔和那时候我才五岁,卢琦或者更小。外祖父的墓就在圭峰塔附近,我送别他的时候,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圭峰塔,但现在想来已没有任何印象。

因此,让我想起打银村著名的外孙蔡襄和他的外祖父卢仁。卢氏宗祠和外祖父的老房子离得很近,走过隘门,穿过狭长的光滑的石板路,拐个弯,走到尽头就是卢氏宗祠。那时,我还不知道卢氏一门的显赫。卢仁既是蔡襄的外祖父,也是他的开蒙恩师,虎岩山就有蔡襄读书处,并题写“伏虎胜境”。外祖父是一个“舵公”,他没有教过我读书识字,但他教会我“爱”与面对死亡的淡定从容、坚毅顽强,这也是40年后,我从父亲身上感受到的力量。

蔡襄一定不知道300年后的卢琦,而卢琦一定知道300年前的蔡襄,但卢琦似乎没有表现出对这个前朝亲戚的崇拜,作为元末闽中四大名士之一,卢琦更推崇唐中期的韩愈。就像虎岩山有蔡襄读书处,圭峰塔也是卢琦读书的地方。

圭峰塔因圭峰石而得名,名士卢琦修习于此,取号卢圭峰,著有《奎峰文集》10卷、《诗集》12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,《元史》之“良吏传”中将其誉为元代十八良吏之一。如今圭峰石早已毁没,不见踪迹,卢子任命未至而殁,墓葬于龟鳖山(今峰尾镇奎璧村)。唯有圭峰塔历尽七百年风雨飘摇,坍塌重建,仍䇄立于邹鲁之滨,唯有《圭峰文集》《诗集》,以其意境澹远,映衬着圭峰塔上“作东南巨镇,起海国文明”传颂至今。

站在塔背后,前面是塔,更远的地方是蔚蓝的天空,塔好像嵌入蓝色的幕布,凛凛然,自立于天地。行至塔前,海赫然于眼前。远方潮水翻滚,似万马奔腾,见其影,似闻其声。少顷,海天相接处,一条鲜红的弧线从海平面缓缓升起,周围的云彩也慢慢变红,慢慢向四处扩散。然后,那条弧线跳出海面,一轮红日从海里喷薄而出,悬挂在云层之中,光芒四射,层层云海也被染得通红,波光粼粼。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圭峰塔上,圭峰塔仿佛镀上了金箔,闪耀着金色的光芒,此刻,更显得圣洁。古城之精神、之灵魂镶刻于圭峰塔上,面朝大海,阳之所向,风摧之,光沐之,岁月闪烁其华。不必考证“国”之实义,不必锱铢“文明”与“文化”之别,仅此雄宏气魄,仅此高瞻远瞩,可比乎?

站在卢琦读书的地方,望着海想到卢琦。700年前,卢琦也是这么遥望着远方的海,浩荡的海水,波澜壮阔。他心里想什么?忧思社稷庙堂,忧愁黎民百姓。相传卢琦小时候,每当夜月初升之际,圭峰石的倒影便会映入书斋。他的母亲指着圭峰石说道:“儿乎!儿乎!当效此石为一方之保障。”卢琦终其一生,不忘母亲教诲,以圭峰石为榜样,守护一方百姓,深得民众爱戴,百姓立庙设生祠奉祀,勒石于郊颂德。

家乡的百姓以海为伴,向海而生,锻造坚毅顽强的精神,淡定从容的品格,既有心怀天下、济困苍生的情怀,又有东南巨镇、海国文明的胸襟。家乡有塔,家乡有卢琦,一塔一人,守护千年圭峰。

(责任编辑:手表)

相关内容
  • 日媒:泽连斯基抵达广岛,将参加G7峰会
  • 重庆交通执法部门启动汛期安全专项执法行动
  • 完美蜕变!重庆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将分三期实施建设
  • 2022年重庆法院知识产权案例等获最高法院奖项10余次
  • 京玖康疗(00648.HK)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.2亿港元 同比增长18.41%
  • 聚焦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
  • 10个区县遭遇暴雨 重庆12条中小河流出现1~3米涨水过程
  • 世界读书日
推荐内容
  • 云南二本大学有哪些 云南最强的二本大学?
  • 迎接“五一”小长假 重庆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延长运营时间至23时
  • 探讨数字经济与行业变革  这个交流活动在“一带一路”商务中心举行
  • 重庆奖励守法车主:定期“零酒驾·零违法·零事故”可抽油卡等奖品
  • 家电年报
  • 世界读书日